遵义会议前后国民党军 几次围堵中央红军的部署

admin 2024-02-04 红色故事 329 0

1935年1月,中共中央率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于15日至17日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组织和军事问题。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遵义会议前后,国民党军在追堵中央红军西征(长征)的过程中,面对中央红军每冲出一次包围圈之后,又作出了新的追堵部署。遵义会议前,国民党军追堵中央红军西征中主要是防堵中央红军突围,堵截中央红军抢渡湘江,追堵、防中央红军北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和堵击中央红军西进贵州。遵义会议后,国民党军在堵截中央红军向川西北进军中,调整“追剿”部署,阻击中央红军北渡长江,合围川南地区的中央红军。中央红军在四渡赤水战役中,国民党军先后部署了围堵遵义地区的中央红军,围堵在仁怀、金沙地区的中央红军,围堵再次西渡赤水的中央红军,追堵由赤水以东地区南下的中央红军。中央红军在西进云南抢渡金沙江的进军中,国民党军先后部署阻击中央红军东渡清水江,追堵中央红军西进云南,阻击中央红军抢渡金沙江。

(一)遵义会议前国民党军追堵中央红军西征

1934年10月,在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发动总攻的前夕,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开始向湖南西部突围西征。

蒋介石为了防止中央红军向西突围,早在1934年2月就下令修筑沿赣江、桃江南至信丰、安远,从宁冈、大汾、桂东、汝城、仁化至曲江,以及湘江上游至漓江等3道封锁线。9月份又下令沿吉安、赣州、南雄公路和衡阳至宜章公路赶筑两道封锁线。中央红军在信丰突破封锁线之后,蒋介石并不十分清楚红军的战略意图,仍然计划消灭红军于湘粤赣边区的碉堡封锁网内。但是,中央红军迅速连续突破敌军的封锁线,进入了湘南地区。

11月初蒋介石判明红军西进的企图,于11月12日任命何健为“追剿军”总司令,指挥西路军刘健绪部和北路军薛岳、周浑元部,分5路从东、北两个方向“追剿”;令南路军陈济棠部4个师在粤湘桂边区截堵;令广西“剿匪”总指挥李宗仁、副总指挥白崇禧以2个军共5个师控制灌阳、兴安、全州至黄沙河封锁线堵截;令贵州省“剿匪”总指挥王家烈派有力部队到湘黔边区堵截,决心歼灭中央红军于湘、漓水以东地区。

正当各路国民党军迅速向中央红军合围之时,红军以一部兵力西进永明(今江永)。蒋介石同意李、白部由全州、兴安南下堵截。中央红军抓住这一有力战机,迅速抢渡湘江(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渡过湘江,但是后续部队因道路狭窄,辎重过多,未能及时赶到渡河点)。国民党军发觉上当了,立即以“追剿军”22个团,李、白部12个团沿湘江两岸南北夹击。红军指战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同优势敌军苦战5昼夜,在付出重大牺牲后,终于胜利地渡过了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中央红军冲破国民党军封锁线后,何健即令刘健绪率领“追剿军”中的第1、4、5路组成第1兵团,同李、白部配合,专事追堵;令薛岳率领第2、3路组成第2兵团,直趋会同,洪江地区构筑工事,堵截中央红军。

12月10日,中央红军占领湖南通道城。11日,国民党军薛岳部抵达通道北面的会同、洞口一线。在此严峻时刻,毛泽东力主放弃北出湘西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12月15日,中央红军攻占黎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决定改变进军方向,到川黔边地区建立新的根据地。黎平会议后,中央红军迅速西进,击败黔军王家烈部的阻截,直趋乌江。1935年1月2日、3日,中央红军兵分两路,突破候之担部两个旅又1个团防守的乌江天险,于7日凌晨占领遵义,把尾追的国民党军主力甩在了乌江右岸及湘黔边地区。

(二)国民党军堵截向川西北进军的中央红军

1935年1月,中央红军占领遵义后,蒋介石以潘文华为总指挥,组成“四川南岸剿匪军”,用40多个团的兵力,阻止中央红军北渡长江,并调上官云相部两个师由豫西入川参战;令鄂湘川边区“剿匪军”徐源泉部派兵在黔江、彭水一线防堵;令“追剿军”第一兵团4个师,固守乌江东岸;令滇军10个团在毕节一线堵截;调桂军2个师进驻独山、都匀,并调粤军3个师为桂军后援;黔军犹国才部2个师驻防盘江一线;以薛岳部及黔军主力,继续向北追击红军。企图实现堵截中央红军与红4方面军或红2、6军团会师,然后集中兵力消灭中央红军,再各个击破红4方面军及红2、6军团。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采纳刘伯承、聂荣臻的建议,放弃在川黔边建立苏区的原定计划,在泸州上游北渡长江,到川西北协同红4方面军实施总的反攻,争取赤化四川。1月19日,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北上,准备从泸州上游的关田坝、江安一线渡江,遭到国民党军的阻击。红军西渡赤水河进入川南地区,连续击破国民党军的截击,继续西进。为统一指挥,蒋介石把薛岳兵团和滇、黔两省国民党军组成“剿匪军”第2路军,由龙云为总司令,薛岳为前敌总指挥,专事“追剿”中央红军。

在这种情况下,红军从泸州渡江已无可能。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暂停向川西北发展,改在川滇黔边机动作战,争取创建新苏区。2月9日,中央红军在扎西地区集中。当薛岳兵团和川军、滇军10多个师(旅)扑向扎西时,中革军委指挥红军突然回师东进,二渡赤水河,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合围。

(三)国民党军围堵转战赤水河两岸的中央红军

中央红军突然回师黔北,占领桐梓,击破黔军的阻拦,攻占娄山关,再占遵义,并在遵义以南击溃增援的吴奇伟纵队2个师。

遵义战役后,蒋介石急忙飞往重庆,命令郭勋祺率川军3个旅向遵义推进;上官云相部进入松坎为后援,吴奇伟纵队在乌江南岸待机,周浑元纵队进到仁怀鲁班场地区,王家烈纵队分防金沙、土城等地,孙渡纵队到大定、黔西地区,调湘军3个师沿乌江东岸布防,阻击红军东进。

中央红军为了打破敌人新的围攻,在遵义以西地区多次寻求歼敌,王家烈或周浑元一部未果。为了调动敌军,寻求新的机动,1935年3月16日红军在茅台附近再次西渡赤水河,向古蔺、叙永方向前进。蒋介石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匆忙调整部署,以川军5个旅在赤水河镇至叙永、纳溪一线防堵,阻止红军渡江;命令“追剿军”各纵队再次向川南追击,企图消灭红军于古蔺地区。

中央红军为击破敌军围堵,于3月21日再次突然东渡赤水河,向仁怀、遵义以北地区机动。而蒋介石判断红军将再度进攻遵义,于3月24日飞抵贵阳督战,令周浑元、吴奇伟、郭勋祺各部迅速回头东进,配合在遵义、桐梓一线的李韫行、上官云相、王家烈各部围歼中央红军。

3月27日,中革军委以红9军团牵制敌军,主力则向南急进,由鸭溪、白腊坎突破敌军封锁线,31日南渡乌江,跳出了敌军的合围圈。

蒋介石又错误地判断了红军将渡过鸭池河西进,除令李韫珩部跟追红军外,急调其主力3个纵队沿乌江、鸭池河一线堵截。中央红军则掉头向东,把敌军远远甩在乌江左岸。

(四)国民党军追堵进军云南抢渡金沙江的中央红军

中央红军南渡乌江以后,以一部兵力佯攻息峰,主力进占扎佐,逼近贵阳。当各路敌军纷纷回援贵阳时,红军则挥师东进,1935年4月5日进至清水江以西的高寨、白果坪地区隐蔽集结,以少许兵力渡过清水江向平越(今福泉)积极活动,造成红军东进的声势。

蒋介石错认为中央红军将寻求与红2、6军团会合。因此,他急调湘军2个师到余庆、施秉、镇远防堵;令何健增强芷江洪江一带碉堡封锁线;调桂军第7军到平越、牛场一线堵截;调黔军及周浑元纵队沿乌江北岸布防;令李韫珩部向余庆急进;堵截红军东进;令吴奇伟、孙渡两纵队分路向东追击,限期占领清水江西岸地区。

4月9日,中央红军乘敌军合围未成之时,由贵阳、龙里间突破敌军防线,经定番(今惠水)、紫云向敌军兵力空虚的云南急进。与此同时,留在乌江北岸的9军团也击溃黔军5个团的围攻,向大定、水城前进,同主力红军南北呼应。这时,蒋介石错误地判断主力红军将经镇宁、安顺间向北与红9军团会合,抢渡金沙江。于是又急忙调周浑元纵队到镇宁地区,吴奇伟纵队到普定、安顺、关岭地区,郭勋祺部到大定(今大方)地区,王家烈纵队到织金地区,孙渡纵队则尾追红军,企图在安顺、普定、大定、镇宁、关岭间地区消灭红军主力。而主力红军并未北上同红9军团会合,却一直向西进入云南。蒋介石又急忙把吴奇伟、周浑元、王家烈纵队调往宣威、威宁一带,企图阻截红军主力北上。

中央红军继续西进,威胁昆明,迫使龙云收缩力量守卫昆明。红军则乘机转向北进,抢渡金沙江。这时,蒋介石才弄清红军的意图,但为时已晚。当国民党军赶至金沙江边时,中央红军早已全部渡过了金沙江。中央红军至此,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彻底跳出了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性的胜利。

来源:遵义会议纪念馆,吴德坤

留言咨询
真诚期待您的联系和提供宝贵建议……
提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