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遵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大黔视界”红色研学实践团(二)

admin 2024-01-29 研学心声 316 0



/ 大黔视界

视觉飞扬 /

“大黔视界”

红色研学实践团

Day 2



走进娄山关

娄山关位于大娄山脉中段,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境内。关口海拔1277米,主峰笋子山海拔1779米。自古为川黔交通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1935年1月,中央红军一克娄山关,确保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1935年2月,中央红军再克娄山关,拉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毛泽东同志在此写下了著名词作《忆秦娥·娄山关》。







拍摄微党课

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大黔视界”红色实践团来到娄山关,追寻红军足迹,用青年视角讲好革命故事、用青年声音上好青春微党课。



纵观历史,俯仰古今,娄山关真正彪炳史册,蜚声中外,成为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还是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经这里鏖战之后。娄山关下,山壁间巨幅碑石上镌刻的《忆秦娥·娄山关》,大气磅礴,金光夺目,红色基因在娄山关这片山脉上薪火相传。



实践团成员们在此追寻红色足迹,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新媒体艺术学院四个专业的优势,在每一处革命旧址以及纪念馆中分组拍摄“微党课”,传播红色故事,让红色精神可视化。



要想把红色微党课上好,就要先认真学习红色党史。实践团成员先后参观了娄山关大捷实景实战演践景区、娄山关景区及其纪念馆、娄山关战斗遗址陈列馆,认真了解红色故事,筹备拍摄内容。实践团员们通过听讲解和沉浸式感受,了解当年先辈们的奋斗历程,更加深刻地领会娄山关大捷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加深了对长征精神的认识。



在瞻仰娄山关景区的红军战斗纪念碑时,实践团成员们向纪念碑鞠躬致敬,并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实践团成员们表示重温入党誓词就是要告诫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誓词作为行动之规,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直播扎草鞋

为继承先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大黔视界”红色实践团在抖音平台上以直播的形式传播编织草鞋的红色非遗文化,在直播的过程中,实践团团员们跟随老教官编织草鞋,学习红军长征精神。



草鞋不仅是当年千万红军战士艰苦跋涉、浴血奋战的一个历史见证和象征,也传递了在新形势下,中国人民将永远继承革命前辈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坚强决心。

直播打草鞋


在体验完打草鞋后,实践团成员在直播间畅谈内心感想,朗诵诗篇,歌颂红军长征精神。短短一小时内,实践团直播首播点赞量共收获1.6万余次,观众人数高达151。






雪山诵读

1935年初,中央红军两战娄山关,毛泽东主席在此写下了词作《忆秦娥 ·娄山关》,让娄山关从此与中国革命结缘,蜚声中外。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新媒体艺术学院党支部副书记马晓俊带领实践团成员朗诵《忆秦娥.娄山关》,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参观娄山关战斗遗址


娄山关战斗,是中央红军长征中两次重要的战斗。第一次是为保卫遵义会议胜利召开,于1935年1月上旬击溃和歼灭娄山关国民党黔军一部后,在桐梓、松坎一带布防。第二次是2月下旬,红军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后,与黔军激战后攻占娄山关。后又在关口附近山头与与敌屡战数日,击退敌军反扑,并再次攻占遵义城,揭开了著名的遵义战役序幕。



娄山关景区特建“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专题展示两次攻占娄山关的史实,同时,将攻打娄山关的主力部队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和红三军团史一并展示。



实践团希望通过了解红色文化,汲取先辈们的智慧和勇气,坚定信念和理想,铭记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铭记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先烈们。








红军餐厅烹饪

红军餐厅提供新鲜多样的食材,让实践团成员们亲自动手烹饪晚餐,感受大锅饭乐趣。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味自己辛勤的成果。









“大黔视界”红色研学实践团

学习心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精神。实践团将积极传播贵州文化,讲好贵州故事,凝练贵州符号,展现新时代的贵州形象。实践团更将不断推出更多新媒体视域下反映贵州时代特征、描绘贵州繁荣,讴歌时代风彩,振奋民族精神、展现人民生活、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推动贵州繁荣发展,谱写新时代的贵州文化篇章,为贵州打造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图文来源丨“大黔视界”红色研学实践团


留言咨询
真诚期待您的联系和提供宝贵建议……
提交留言